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5章《励农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臣入曹府之前,曾跟一位隐居于琅琊的白渡先生学艺数年,臣一身所学,全部来自那位白渡先生,”刘平听皇帝问起自己的师承,张口就来。 </p>

    毕竟他自到兖州以来,展示出来的能力五花八门,难免不会引起人怀疑,为此他早就编好了一套说辞。 </p>

    反正当初从琅琊郡来的曹家人只剩下了他和曹嵩两个人,曹嵩高高在上,显然不记得他一个小小奴仆的过往,所以他才能放心胡编。 </p>

    “白渡先生?”刘协疑惑的看向众名士:“朕未闻天下有此高士,众卿可曾听闻?” </p>

    众人纷纷摇头,不过王朗捋着胡须道:“天下大才隐居于山野,不愿出仕者大有人在,此真高士也。 </p>

    荀仲豫不就曾隐居于颍川数年,闭门做学么?” </p>

    荀悦脸一红,这王朗话里的意思,自己出仕,就不算高士了? </p>

    正待反驳,刘协已经叹口气道:“能教出刘卿这等文武双全之人,那白渡先生必然有经天纬地之才,只可惜朕无缘得见。” </p>

    王朗笑道:“此人虽未曾出仕,但其弟子却已为朝廷效力,陛下何必忧虑。” </p>

    刘协看了旁边的刘平一眼,心中却流过一丝苦涩。 </p>

    他倒想让刘平为朝廷效力,可是他不惜抛出一个王爵都不能打动刘平,可见此人心如磐石,不知世间还有什么能打动此人。 </p>

    接下来众人开始文会,不过就是把经典中的话拿出来,反复的辩证,各说各的理解。 </p>

    中间几人甚至因各自解释不同,还争得面红耳赤。 </p>

    这些刘平就不感兴趣了,也不想插嘴,如果当时不是逼到他头上,他也不想出那风头,毕竟他曾经以“苟全性命”为信条的。 </p>

    可是苟着苟着却成为名扬天下的人物,这与他的初衷可不相符。 </p>

    不过众人虽然争的是经典,中间倒也争论出几件有意义的事情。 </p>

    譬如,将许县改名为许都,改年号为建安。 </p>

    自此,长达二十五年的大汉王朝最后一个年号诞生了。 </p>

    不知不觉已至午时,看众人谈兴稍淡,刘平瞅着空隙出言道:“陛下至许,本为奖励农桑而来,此善政也。 </p>

    不过臣以为,天子乃天下人之天子,如今四方,民生凋敝,生灵涂炭,陛下何不拟《励农诏》明发天下,以解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p>

    刘协点点头道:“刘卿此乃谋国之言,朕自会发下诏书。” </p>

    “臣以为不可,”孔融站出来反对:“许都不同于别处者,正在于屯田之策,如四方皆按令屯田,袁绍袁术等所据之地远大于许都,则许都岂不危矣?” </p>

    众人小声议论,许多人都赞同孔融的看法。 </p>

    此时曹氏所控制的地盘只有兖州和豫州一部分,而袁绍已占据冀青幽并四州,若同时开始屯田,曹氏将无半点优势可言。 </p>

    刘协犹豫不决,看向曹操,曹操却道:“臣以为,刘平之言甚善,如各州牧均按令屯田,对天下百姓乃是莫大的好处,百姓自会感念陛下仁德。” </p>

    “如此甚善,就依卿言,”刘协下定了决心。 </p>

    孔融等人却疑惑了,难道他曹孟德是心怀天下百姓之人?简直是开玩笑,他杀起人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