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3章 跨越古今的港珠澳大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303章 跨越古今的港珠澳大桥

    苏晨见各朝古人被宏伟的三峡大坝所震撼,不禁倍感自豪。

    三峡大坝这样的世纪工程堪称世界一大壮举,连后世人都为之震撼,就更不用说各朝各代的古人了。

    中国号称世界第一基建大国,建造的世纪工程不仅仅只有三峡大坝,还有其他令世人震撼的工程。

    还没等各朝古人内心的情绪波动平复下来,苏晨就把港珠澳大桥的视频播放给大家观看。

    看着绵延不绝的大桥横跨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各朝古人的内心大受震撼。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一座长达55公里的钢铁大桥飞跨茫茫大海,历史性地将香港、珠海、澳门连在一起。”

    “这座港珠澳大桥,堪称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的世纪工程。”

    “大桥使用的42万吨钢铁,足够建造60座埃菲尔铁塔。”

    “使用的108万立方米混凝土,每一粒都可以溯源。”

    “从高空俯瞰宛如一条蜿蜒的海上巨龙,无比壮观震撼。”

    “2万多名建筑工人奋战将近3000多个日夜,才让这个世界超级工程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为一项重大的工程技术成就,港珠澳大桥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

    李春将赵州桥的基址选在粗砂之地,是因为以粗砂为根基可提升桥梁的承重力度,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

    “回望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之路,从2004年成立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结构坚固而著称于世的赵州桥,称得上是天下的瑰宝。

    赵州桥之所以出名,在于其异常坚固,历经暴雨洪水都屹立不倒。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部用石头砌成。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的陆地运输通道不断完善。”

    “它就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施工建设打造的世界上最长、建筑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

    李世民港珠澳大桥是后世的天下第一桥,赵州桥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天下第一桥。

    “港珠澳大桥采用了岛、桥、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桥身全长55公里,宽度33米,造价1269亿,平均每公里23亿。”

    “1983年,香港富商率先提出兴建连接香港与珠海的跨海大桥,也就是港珠澳大桥的前身伶仃洋大桥。”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不仅标志着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也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驶入快车道。”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让他不禁感慨,赵州桥经历了风霜与磨难,经历了无数战乱与磨难。

    赵州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赵州桥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赵州桥的选址。

    赵州桥建造中选用了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石料,采用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降低,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

    “港珠澳大桥的建筑难度堪称世界桥梁史上的巅峰之作,几乎所有桥梁的工程难题都在它上面体现了出来。”

    “但香港与珠江三角洲西岸的交通联系因伶仃洋的阻隔,还是受到了不小的限制。”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采用的建造方式,是像积木一样一块一块搭上去。”

    “桥身为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

    “这些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展现了中国科技的进步,让中国基建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

    见识过高铁和三峡大坝,他早已被后世的基建工程所震撼。

    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同为天下第一桥,赵州桥和港珠澳大桥有着天差地别。

    “但如果从最初酝酿建设开始计算,时间的跨度已足有35年。”

    “为了建造这座大桥,我国先后攻克了十几项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到2009年开工建设,再到2018年完全建成通车,前后历时14年。”

    号称天下第一桥的赵州桥,是由隋朝的匠师李春率领能工巧匠建造而成的。

    不过转念一想,后世连三峡大坝都可以建造,能够修建跨海的港珠澳大桥也就不足为奇了。

    原以为他再见识到什么超级工程都不会震惊了,可没想到还是被港珠澳大桥的雄伟壮观深深的震撼。

    “包括填海三千多亩和建立人工岛的海底沉管隧道,就连国外的桥梁专家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赵州桥的桥台直接建在天然砂石上,并在此基础上用五层石条砌成桥台。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港珠澳大桥就像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珠江口的碧波之上,将港珠澳三地紧紧相连。”

    但在留下千秋业绩与岁月之后,赵州桥仍然雄居在这里。

    “它大大促进了港珠澳三地经济发展和缩短了交通时间,打造了港珠澳一小时的经济圈。”

    人的智慧和建造桥梁的技术能够如此的精湛,在于李春凝聚了先人勤劳技艺的结晶,这才能建造这天下第一桥。

    “但由于种种原因,计划被搁置。”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香港认为有必要尽快建设连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通道,以发挥港澳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3年,中央政府正式批准港、珠、澳三地成立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全面开展各项前期工作。”

    “历经5年的规划、设计、论证,港珠澳大桥最后确定了路线。”

    “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

    “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

    “全长55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

    “2009年12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

    “这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苏轼要说跨海大桥,我大宋的洛阳桥是中华第一座跨海大桥,有着海内第一桥的美誉。

    尽管洛阳桥没有港珠澳大桥那么震撼人心,但至少拿下了第一座跨海大桥这个名头。

    在如今北宋时期,泉州的洛阳江两岸的百姓只能通过江口的渡船来往于两岸。

    江海交汇地,江阔水深,潮狂浪急,十分凶险。

    可没办法,洛阳江是老百姓往来东南沿海的必经之地,

    每逢春夏,水涨潮高,渡江翻船之事常有,葬身江中者不计其数。

    后来,泉州太守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

    前后历经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建成后的洛阳桥,不仅是连接福州和泉州的官道,还是当地最主要的交通要道。

    北宋年间泉州的海外贸易正盛,洛阳桥的建成更加促进了贸易往来。

    其他一座座跨海大桥也陆续建起来,满载瓷器的帆船舰队从洛阳桥这里出发,跨越大洋大洲的异邦客船也到此歇脚。

    在桥梁界素有一种说法,北赵州,南洛阳。

    洛阳桥的珍贵之处除了造福百姓外,还有它的造桥技艺。

    可以说洛阳桥是所有名桥中科技含量最高的桥,是这个时代造桥技术的集大成者。

    能在一公里多的水域上架起跨海梁式石构桥,不得不令人称赞。

    洛阳桥的建造,使洛阳江天堑变通途,让当地变得繁荣,充分发挥了洛阳桥的功能。

    “港珠澳大桥分别由三座通航桥、一条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岛及连接桥隧和港珠澳三地陆路联络线组成。”

    “这种集桥、岛、隧为一体的结构体系,为港珠澳大桥所独有。”

    “而在东西两座人工岛间,长达675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由33节沉管和一个最终接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