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周年总结!君子和剑娘读者进来聊下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这个单章里,不求月票。

    月票去他娘的,咱又不是网络乞丐,到哪都舔着脸,乞讨月票。

    刚刚日万加更完,准备去洗澡,再补个觉,

    搓到一半,忽然想起,今天六一!

    六一。

    四年前的今天,2020年六月一号,

    小戎爱好缘故,在起点上传了《我有一个剑仙娘子》的第一章“斯人若彩虹”。

    当时我从未想到过,四年后的六一,会坐在电脑前,写这個单章。

    恍如隔世。

    从大二,到现在18,

    整整四年,一本剑娘,一本君子,四百七十万字,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来。

    我敢说,或许写的骂声一片,但是每一个字都是我敲下的那一刻我所能达到的最好程度。

    很多兄弟说我喜欢水,喜欢写细节,就是因为,我强迫症般的觉得,书里的每一个字眼,都必须达到我个人的满意标准,所以写出来后自然很“重”,拖泥带水,甚至还会回过头,强迫症般的润色修改。

    经常我洗澡的时候,会突然窜出浴室,拿起手机打开后台,修改一个刚刚脑海回顾时觉得不通顺的单独字眼。

    说这个,不是自我表扬,是无奈。

    所以小戎其实是一个很内耗的人。

    这在剑娘的结尾单章里说过。

    一部作品总是会被创作者的性格影响。

    这一点,在剑娘上面尤为明显,这也是小戎最最愧疚的作品,是我连累了它,我心里,它绝对是天下第一般好的,虽然很多人骂它,但它就是小戎心头最好。(写到这里,眼睛有点酸)

    说回来。

    君子稍好一点,受到创作者的影响较少。

    小戎把在剑娘上面遇到的一个个痛苦的问题,撞到的一面面南墙,全部归纳总结,尽力反思过后,才动笔写的,因此才称之为练笔作。

    所以相比剑娘这样一个我从未想过结局的故事,君子的大结局,小戎开书的时候就构思好了。

    也挑选了架空大唐武周的庙堂题材,一个“小而美”的世界观。

    看过剑娘的都知道,君子这样的低武小世界,放在仙侠向的剑娘里,也就是某洲的一座世俗王朝,或者某个山上宗门的宝物里眷养的一处洞天福地。

    君子的主角,相比剑娘的主角,也是最不像小戎个人的。

    除了xp,我竭力避免个人风格对他造成的影响,

    除非是小戎个人阅历导致的构思剧情太狭窄,从而在剧情发展层面限制了主角本该更精彩、符合人设的发挥,这种不可抗力外。

    他有自己的性格!

    关于主角人设,有一点,小戎好像一直没在书里说过。

    君子主角的原型,是张麻子和浮士德,二者的结合体。

    所以他的气质是,既理性又浪漫,既悲观又乐观,既痛苦又坚定。

    张麻子和浮士德很像。

    都是把个人的梦想与私欲,和集体的利益与事业,拥抱在一起。

    于是,他们完成事业的过程,并不是在摒弃私欲,而是主动拥抱,同时为生民抱薪。

    这是一种共同价值的实现。

    所以小戎在有些剧情里,下意识且不厌其烦的啰嗦:

    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还是,千万人之心一人之心也。

    小戎很不想在大伙消遣找乐子的小说故事里,提这种宏大又无聊的命题,

    传授什么价值观私活,

    但偶尔的表达欲还是忍不住啰嗦,希望大伙见谅,就当是忍不住的水吧。

    很喜欢一位君子读者的留言里,提到的一个词。

    人文关怀。

    主角有人文关怀!

    弱小的和强大的,他一定扶弱小的!

    人多的和人少的,他永远站人多的!

    这不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位位张麻子和浮士德们在干的事情?

    能让一些读者看累后,熄屏停顿之余,略微感受到这一点。

    作为笔者,已经很满足了。

    其实相较于张麻子,大事正经、小事不正经的君子主角,更偏向于浮士德一点。

    张麻子太“高”了,若是完全以他为准,君子将没法去写,摆在面前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儿女情长,这些将没法展开。

    所以用“浮士德”来调和。

    浮士德最初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学士,读书一辈子,渴望享受外面的精彩生活。

    他以灵魂和魔鬼做交易,得到了年轻的身体,宛若再活一世,去拥抱生活。

    浮士德不求来生,只顾现世。

    在尘世爱过、错过、被背叛过后,他选择将个人的私欲与集体的事业绑定在了一起,去努力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

    可是在魔鬼的“帮助”下,浮士德失败了,甚至冤杀了一户农家,他内疚的眼瞎了。

    最后,他垂垂老矣,被魔鬼铲土挖穴给埋葬。

    铁锹与石块碰撞的声音,让坟坑里眼瞎且神经恍惚的他,误以为是自由的人民在大地上勤奋劳作、建造安居乐业的住所的声音。

    所以浮士德一脸满足的说出了类似“此生足矣”的话语,激发了最初的契约,把灵魂输给了魔鬼。

    可是在魔鬼激动不已即将取走他灵魂之际,天使却降临,拯救了他的灵魂,带去天堂。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小戎其实也引用过,第一卷里,主角对人说过,他最喜欢的是,白天的折翼渠工地上众人齐心协力、共治洪水的声音。

    最讨厌并痛苦的,是别人喊他老爷的声音。

    也是下意识致敬浮士德。

    除主角人设之外,

    其实还有主线、视角、节奏、手法等等,

    君子相对于剑娘,在写作方法论上,是有长足改进的。

    可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有,不少读者指出来了。

    就拿最新的一次高潮来举例子,

    星子坊大佛倒塌、林诚等人枭首的那一段。

    很多人觉得林诚、卫少奇、王冷然等人死的太容易了,太快了,不够爽。

    事后归纳,这是作者视野,和读者视野,所产生的期待偏差。

    小戎的作者视野中,是觉得在一章之内,几行文字,解决掉所有的冲突矛盾,再抹平所有信息差,可以得到快速又猛烈的爽感。

    但是稍微忽略了一点,读者视角看,这一段的情绪没有全部到位,或者说,没有全部释放出来。

    原因有二。

    其一,林诚、王冷然、卫少奇死的太快,猜到了但是不确定是主角干的。

    试想一下,若是这一章里,主角闪亮登场,读者跟随他的第一视角,带入进去,一招一式的解决在他强大力量下、懊悔恐惧的敌人们,是不是会更舒爽一点?

    因为有主角的第一人称视角在,读者会下意识代入,脑补并调动情绪。

    而不是主角不在场,还没来得及调动情绪,敌人就已经歇菜了。

    其二,主角的出手,从始至终都是瞒着读者的。

    包括最初从前线回城时主角仰头看桥洞陈旧石砖的一幕,再到后面修缮西城门,然后到卡住大佛藏【鼎剑】。

    这些都是暗中进行的,只有伏笔铺垫,没有彻底点明。

    用朋友听完后的话说,小戎这是连读者也骗了,不仅骗了反派,还要骗了读者视角,信息差没有做到位。

    所以这一段,除了提前察觉到伏笔和主角意图的个别读者外,很多兄弟是看的云里雾里的,对主角的出手各种猜测都有,准备往后面几章看看解释。

    但是站在小戎的作者视角,甚至觉得已经写的够清楚了,起初还准备不解释,直接开始胜利结算来着……但是被朋友点醒了。

    这样写不够爽。

    所以得转变思路,多在读者视角考虑问题,而不是作者视角的自嗨。

    但小戎真的挺满意这一段,排除水的部分,它的构思是精妙有趣的。

    甚至带有一点寓言味道。(笑)

    小戎是借用了新上映的电影“周处除三害”的高潮手法,对,就是那个“礼堂爆头”的名场面。

    网上有这样一段影评:

    为什么主角枪枪都是爽快爆头,甚至超人一样活埋了都死而复生,逃出棺材,去礼堂爆头反派?

    因为电影里的“枪”,不完全是枪,也是一件优雅的礼器。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