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百零六、多事之“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心。

    又颁制书,册封正在江南扬州养老养病的左武卫大将军秦竞溱,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调集兵马,指挥江南道平叛,即日前往江州,主持大局。

    再命江州长史欧阳戎为江南道行军大营长史,协助大军平叛……

    一道道命令下发。

    朝野一时间有些噤声,旋即响起哗然。

    已经有一位江州道行军大总管了,现在又封一位江南道行军大总管,似乎比“江州道”名头大上一些……有些态度已经不言而喻了。

    果然,翌日一早,江州道行军大总管、魏王卫继嗣上书告病,请求回京养病。

    女帝不许,驳回。

    卫继嗣再上书。

    女帝不应。

    又上书。

    如此连续三次,才迟迟批下一个在卫氏众人眼里珍贵无比、皇恩浩荡的“准”字。

    江州道行军大总管官职未夺去,然而卫继嗣却灰溜溜返回了洛阳,

    此前准备好的兵马粮草,全部毕恭毕敬的转交给即将上任的老将军秦竞溱。

    至于这位魏王“悉心”任命的征讨大军诸将们,自然是各回各家,秦竞溱当然不会任用前任的班子……

    欧阳戎收到京城圣旨的时候,正在双峰间,考察东林大佛的建造事宜。

    闻讯不禁挑眉。

    秦竞溱,秦老将军,曾在高宗朝,二圣临朝时期,征讨东夷时,作为小将脱颖而出,乃三朝老臣,大乾……嗯,大周名将,征战多年,在东夷积下累累军功,前年去往江南扬州养病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

    而且说起来,欧阳戎此前与这位秦老其实有过一面之缘的……

    至于女帝的其它安排,他倒不意外,唯独让离大郎担任江州别驾这个,倒是让欧阳戎有些沉默。

    所谓别驾别驾,其实最初是刺史出行时的陪驾的意思。

    一州别驾一般寻常州不设立,就算设置,也只是让离氏皇族的子弟兼任,算是名誉头衔,不过现在大周朝,女帝姓卫,卫氏子弟也开始享受这种待遇。

    所以现有的天下各州的别驾官职,都是离、卫子弟兼任,名大于实,

    虽然在理论上,一州别驾的地位在长史之上,刺史之下,但是早就没有实权了,算名义二把手,实际二把手还是长史。

    不过一州别驾,算是拥有监管地方长官的权力,能约束本州刺史。

    按道理,欧阳戎应该高兴才对,离扶苏担任江州别驾,能帮忙进一步约束王冷然。

    不过女帝卫昭,此番不去加封浔阳王离闲,而是另辟蹊径的封世子离扶苏为江州别驾,这隐隐释放一种信号……

    即使早就料到这一天,然而来临之际,欧阳戎还是有些叹息:

    “大郎这次算是走到台前了,被自家这位祖母关注,也不知是福是祸……”

    至于他获得的中军大营长史新职。

    欧阳戎抬头,望着大佛安静了会儿,少倾折身返回江州大堂。

    他默默取出一本空奏折,平静研墨,书写了一封……

    数日后,一封普通奏折飞抵了洛阳。

    很快,一条小道消息从皇城内的凤阁悄悄传出。

    欧阳良翰以辅助浔阳王造像事务繁琐、自身能力不足为由,请辞江南道行军大营长史官职,请求陛下重新选定良才,或是让秦老将军自己推荐用得顺手的人才,避免磨合时间。

    请辞之言,情真意切,无比认真。

    朝野侧目。

    津津乐道。

    女帝默许。

    也不和欧阳良翰拉扯什么三辞三让。

    当然,敢直接请辞,欧阳戎想必也不是刷清名。

    毕竟刷清名这种事情,你得是亲王宰相、股胘之臣或天子亲信才行,区区小官还敢拿天子来刷清名,万一天子直接允许了辞官,再也不理你,何处哭去。

    所以这个节骨眼,欧阳良翰这番举措,意思很明显,真的请辞。

    这种“劳苦”却“功高”的美差给你,去赚军功、分蛋糕都不要?

    这不禁让朝堂上少部分原本看不顺眼欧阳戎的官员另眼相待,好像确实不是卖直养名之辈……

    于是,此热门职位空悬,由随后到任的江南道行军大总管秦竞溱自行举荐……

    欧阳良翰依旧担任江州长史,协助浔阳王造像,同时作为江州官员,还要辅助新任主官的征讨大军,算是免费打工。

    多事之秋,风波稍歇,人心才渐定。

    今天接待远朋,忙了好久,不舍请假,呜呜呜这章短了点,稍微偷懒一下,明日如常,抱紧好兄弟们or2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