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七章 蒸汽火车!大明宝钞!朱元璋又双又叕麻了,真麻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先不说这个,去买票看火车为何物”

    朱元璋扫视了一圈,看到大厅之中有座位,便坐了下来休息。

    二虎带着宝钞去买了票。

    两钱银子,买两张票,使用了两张一钱银子的宝钞。

    买票的时候,二虎突然发现,这李逍将自己的头像印在一钱银子上,是故意的吧,这一钱银子使用率是最高的

    不多时,便买好了票,二虎询问后发现,火车出发是有时间规定的,于是二虎问道什么时辰,那伙计回:“九点出发。”

    随后,二虎头上就出现了:????

    那伙计笑着解释道:“知府大人将北平的时间从十二时辰改成二十四小时,北平城有个大钟楼,以钟楼的时间为准。”

    说着,还指了指旁边:“看到没,那是时钟,当最短的那根指针到了九就是九点,火车整点出发。”

    二虎转头一看,发现有一个大家伙,人多高,外壳是木质的,下面有个锤子左右摆动,上面有个圆盘以及一长一短的指针,研究了一下,他发现这就是时钟

    “黄老爷票买好了,是九点出发就是这个九点”

    回到朱元璋的旁边,二虎解释道:“九点应该是巳时初,一个时辰改成了二个小时,一天二十四小时”

    “啥???”

    朱元璋麻了,无语道:“连老祖宗定下的时辰都改了??如何断定时辰?”

    “黄老爷您看就是那边的钟。”

    二虎将朱元璋领到一个大钟面前,“刚才属下已经问清楚了,下面那摆锤每摆动一下就是一秒,六十秒为一分钟,六十分钟为一小时,一天有二十四小时。”

    朱元璋眼睛一亮,发现这个钟可了不得。

    “现在不用日晷就能计时了?”

    要知道为了保证时辰的准确性,礼部有专门计时的衙门,一直有专人纪录才能保证时辰的准确性,一旦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就只能靠礼部的计时为准

    “这居然能计时?可如果这钟若是出了故障呢?”

    “黄老爷,一切以北平城的钟楼为准。”

    朱元璋点了点头。

    他心道,李逍简直将方方面面都改了,他脑子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不过将十二时辰,分为二十四小时,倒是更方便计时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太久,有时候的确不好确认准确的时间。

    而这钟表居然能准确到分钟

    这时候,钟表面前走来一位穿着绸缎,颇有富态的商人,他看着时钟然后对手掌的一个东西对了对。

    随后点了点头,正要走。

    “你这手上是什么??”

    朱元璋一眼就看到他的手中有个精致的小东西。

    “你说这?”

    富商一看朱元璋的衣着也不普通,便愿意攀谈,笑道:“这是怀表,看时辰的。”

    说着,还将手中的精致的怀表展示了一下。

    朱元璋当即眼睛就瞪大了一些。

    “能否借看一下?”二虎急忙道。

    “嗯”这富商犹豫片刻后,点了头:“可以,不过要小心一些,这个比较昂贵,全北平也没有多少。”

    说话间,满是自豪,拥有这怀表,就代表着身份的象征。

    二虎接过怀表,尊敬的交在朱元璋手上。

    朱元璋一看,再次一愣。

    好家伙,这小巧玲珑的东西,跟那大钟表差不多,也是用来看时间的,这样岂不是随时随地能够看时辰了???

    “这多少银两?”

    朱元璋顿时动了心思,想买下来。

    “不好意思,这不卖。”

    富商解释道:“您若是想买,可以去北平的钟表行去买,这样的怀表得一千两银子一块。”

    “一千两?”

    朱元璋先是觉得贵,但随后又感觉一点都不贵,这掌中玲珑小巧的物件如同随身带了个日晷,而且是不怕下雨天的那种。

    “哼,咱不用买,咱去了北平,自然有人送咱。”

    朱元璋心道,等咱去了北平,李逍难道不给咱送一块最好的怀表??

    念及至此,他将怀表给了二虎,二虎又还给了那商人。

    那商人一听这话,觉得朱元璋大有来头啊,不像是说假话,便掏出名片,露出笑脸递了过去:

    “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张铁柱,北平商会成员,在东安县有一家大型养鸡场,肥鸡、鸡蛋咱都卖,您是外地人吧,将来等铁路通远了,若是有这方面的生意可以介绍一下,幸会幸会。”

    “养鸡场?”

    朱元璋来了兴趣,道:“有机会去拜访拜访。”

    商人道:“随时恭候啊,不知阁下.”

    二虎介绍道:“我家老爷姓黄,做粮商生意的。”

    商人笑道:“黄老爷,很高兴认识您啊,您一看就有贵气.”

    这时,一名火车站的工作人员高喊到:“各位旅客,九点准备发车,提前十五分钟进入,请旅客拿好车票,依次进入。”

    随后,就看到百姓们开始排队,依次进入。

    “黄老爷,跟我走吧,我这边有贵宾卡,可以走贵宾通道,等下我安排您坐贵宾车厢。”

    这个叫张铁柱的商人热情的邀请。

    朱元璋微微颔首,跟了过去。

    心道,这个李逍,还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这贵宾通道果然人很少。

    通过贵宾通道,在入口处有一个台子阻拦。

    需要盘查身份。

    到了贵宾通道盘查处,张铁柱报出了身份,拿出验证身份的牙牌,那伙计开始查贵宾名额。

    牙牌就是明朝用来证明身份的牌子,这一点李逍倒是没改。

    “张铁柱,编号0189号贵宾,请进入。”

    伙计将张铁柱放了进去。

    那张铁柱笑着道:“这两位是我的贵客,帮忙登记一下,我领他们进去,费用记在我的头上。”

    伙计笑道:“好的,没问题。请二位爷请报出名字,拿出牙牌简单登记一下。”

    “黄八、王二虎。”

    说着,朱元璋和二虎纷纷从口袋拿出牙牌,进行登记。

    朱元璋的牙牌是假冒身份,而二虎是真的。

    “王二虎,南京人士,进入北平后记得去舍区办理流动人口证,请进吧。”

    伙计登记完后,先将二虎放了进去。

    然后开始登记黄八的咦.黄八?

    他眉头一皱,这个名字太熟悉了。

    因为贵宾册子的天字一号,就是黄八的名字。

    “这位客人.您是黄八?”

    伙计惊讶的看着眼前的老人。

    “没错,咱是黄八,如何?”

    朱元璋迟疑道:“不能进么?”

    “不不不,您误会了。”

    伙计顿时就变得十分恭敬,躬身道:“黄八老爷,您是我们这里的天字一号贵宾啊,欢迎您的到来。按照要求,您可以随时免费乘坐我们的火车任何班次,且坐的是天字车厢。”

    所谓的天字车厢,也就是李逍那一家人坐的,其他人即便是再有钱,也不能乘坐。

    嘶!!!

    那个张铁柱倒吸一口凉气。

    自己竟然结交了这么一个人物!!

    真是没想到啊,运气太好了

    天字车厢,天字一号贵宾!!!

    这黄八老爷,岂不是知府李大人的本家亲戚?

    好好结交一份,必须好好结交!

    “咱黄八,是天字一号贵宾.”

    “这是李逍那小子准备的吧他还惦记着咱.”

    朱元璋突然感到一股暖流,涌入心头,让浑身暖烘烘的。

    人到了老年,最渴望的就是得到亲人的关心。

    朱元璋的诸多儿子,都分封在各地,不得离开封地,极少见面,也缺乏儿子们的关心。

    而五年未见的李逍,一直将自己惦记在心中。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他不由想起五年前和李逍在院子里的那一段时光,历历在目。

    他还记着咱啊,还记得咱.

    “黄老爷好。”

    这时,来了一名伙计,尊敬的躬身,“请黄老爷跟小的走吧.请.”

    天字一号贵宾,给与的待遇就是天字一号的待遇。

    全程陪同服务!

    “领路。”朱元璋颔首。

    在张铁柱的惊讶下,他很自觉的跟在了朱元璋的身后,他这个贵宾客户也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啊

    通过了通道,来到了广场,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庞然大物。

    蒸汽火车!

    蒸汽火车也叫蒸汽机车,是利用煤为动力,以蒸汽机为核心的最初级最古老的火车,通过用煤烧水,使水变成蒸汽,从而推动活塞,使火车运行。

    火车呈现漆黑色,火车头还有个大烟囱,前方插着大明旗。

    八节车厢外皮涂刷的是军绿色的油漆,车厢底下是一个个钢铁打造的圆轮子,长达数百米,如长龙一般!!!

    这在封建社会,根本不敢想象是如何造出来的

    “天这火车竟如此壮观!!”

    朱元璋惊讶的出声。

    一旁的二虎也看呆了。

    麻了,朱元璋又双又叕麻了,头皮发麻!!

    而广场上也有不少百姓是第一次乘坐火车,纷纷大惊:

    “这就是传说中的蒸汽火车么.”

    “太壮观了,太宏伟了,我的老天爷。”

    “知府大人真是神人啊,居然能造出这么大的家伙”

    “那可不是,有了这火车,咱们老百姓也就不用买那高昂的马车赶路了,这一趟火车很快就能到北平啊。”

    “神迹啊,李青天,李青天!!大明李青天!”

    “北平有了咱李青天,这日子啊,是一天比一天好啦.”

    甚至还有不少百姓当场下跪,对着火车磕了几个头!

    原因无他,都是觉得太震撼了,就跟神仙似的。

    “黄老爷,第一次见火车啊,鄙人也是您这个样子,不过坐多了就习惯啦。”一旁的张铁柱热情的攀谈。

    许久,朱元璋才从惊讶中回过神来。

    他一指火车,问道:“这铁疙瘩,走的比马车还快?”

    “何止比马车快啊,比骑马都快呐,而且不用歇息。”

    张铁柱热情的解释道:“此时还只是北平,听说等铁路到了南京,一天时间,就能从北平到南京呐!”

    嘶!

    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

    若是如此,岂不是能快速运兵、运粮到北平来?

    当初隋炀帝花费无数人命,挖掘的京杭大运河。

    就是为了南粮北调!!

    而李逍只有五年时间,就创造出比大运河还有效率的火车?

    千古奇观,震撼人心!!!

    朱元璋只感觉浑身颤栗,惊喜不已!!

    这火车,必将名垂千古,名垂千古啊!!!

    “黄老爷,请您移步,这边是天字一号车厢。”

    伙计躬身做了个请的姿势。

    朱元璋颔首,跟了过去,他要看看这火车里面是什么摸样,坐起来又是什么感觉。

    “这二位是黄老爷的朋友么?”

    伙计看向了二虎和张铁柱,他们可不是天字贵宾。

    张铁柱期盼的看着朱元璋,他也想坐一坐这天字车厢

    “是的,让他们一起来吧。”

    朱元璋点头。

    二虎不必说,这个张铁柱留下,等下还能问一问事情。

    “谢黄老爷。”张铁柱十分激动。

    如此,

    三人进入了天字车厢。

    这车厢根本称不上火车厢,根本就是一个房间,地面有软地毯,内有软榻、大床、座椅、还有单独的厨子,伙计.

    “我的天这车厢也太豪华了”

    第一次见天字车厢的张铁柱麻了。

    这比贵宾车厢好无数倍啊。

    朱元璋找了张桌子前坐了下来,而二虎则是领着张铁柱坐在了旁边的桌子。

    刚坐下,就有伙计端来上好茶水,精致糕点,切好的新鲜瓜果,上好的瓜子花生,一一上桌。

    并且询问黄老爷,要不要吃些什么。

    不过朱元璋摆摆手拒绝了。

    “我的天这啥待遇啊.”张铁柱眼睛都看直了。

    当然,他们的桌上也端来了一份。

    朱元璋坐在窗边,见火车没有动静,问道:“何时走?”

    “黄老爷,还有五分钟,火车就出发了。”

    伙计立马解释道。

    耐心等待了五分钟。

    突然,

    一声极为响亮的鸣笛声响起。

    呜呜呜————

    朱元璋不由期待,这火车如何走动。

    紧接着,就感受到整个车厢开始震动。

    框当哐当哐当

    频率越来越快,而火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坐在车窗旁边的朱元璋,感觉到四周的景象开始逐渐后退,越来越快,一股凉爽的风扑面而来。

    框当哐当哐当

    到后面,车厢也逐渐稳定下来,四周后退的景象已经逐渐模糊,果真已经超越了马匹的速度

    快,太快了!

    若是维持这个速度,真的能一天之内实现从南京到北平的距离

    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朱元璋缓缓起身,他心想这样快的速度是不是站不起来?

    可当他站起来后,四处走动,发现简直如履平地!!

    “好!太好了!!想不到我大明出现了如此神物。”

    “此乃镇国重器啊!大明之重器!”

    “即便相隔千里,也能朝夕可达!!”

    “日行千里而不知疲倦的火车,带来的改变难以想象!”

    朱元璋心中大喜,若是有此物,完全可以再开疆拓土,将大明的疆域开放的更远的地方!

    “可惜.咱老了啊,将来只有靠老四去做这件事情了.”

    朱元璋扶手在车厢里踱步,转悠了几圈又回到软榻坐下。

    片云风驾雨飞来,顷刻凭看遍九州。

    楹外近聆新水响,遥穹一碧见天开。

    朱元璋缓缓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水,心中不由浮现自己以前写的一首诗,此情此景宛如此诗一般。

    顷刻间,腾云驾雾看遍九州,当初不过是以此明志,想不到如今却是真的可以实现

    好啊,太好了!!

    李逍啊李逍,咱果然没看错你!

    你纵然千般大胆,万般不是!

    比大运河还神奇的火车

    此一项,就能一功抵万错!

    “黄老爷,这是一封信,知府大人给天字一号贵客,也就是您留下的,说是如果天字一号贵宾到访,定要将此信移交与您。”

    这时,火车上的伙计毕恭毕敬的将信件放在朱元璋的面前。

    “信?李逍那小子留给咱的?”

    朱元璋一喜,拿起信件,挥了挥手,旁边的下人纷纷退下。

    他拆开信封,拿出信件,目光落下,果然是李逍留下的。

    [黄八大哥,见字如吾。]

    看大黄八大哥几个字,朱元璋不由心头一暖,果然是李逍留给咱的,他接着往下看去。

    [看到此信,证明大哥又微服私访来民间查探民情了吧。

    该有五年没见面了?

    大哥曾说一年后来看小弟。

    可小弟左等右等,都等不到大哥人来啊。

    多年未见,甚是想念!

    如您所见,北平城已经发生了翻天变化。

    这五年来小弟是日日夜夜都在为新北平而奋斗,小弟曾说过,要打造大明盛世。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总算是在北平城看到了一些苗头。

    现如今北平已经做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其中的艰难很多,反对很多,让我寒心的地方也很多,曾有多次想要放弃,但小弟都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期间用了许多手段,甚至动用了军队镇压,有一段惨痛的时间段,但那都是过去式了,如大哥所说,哪个变法不流血呢?

    变法跨度很大,将大哥的许多制度彻底变了。

    这一点,望大哥见谅!

    下一步,那就是全民奔小康计划。

    让天下人都过上更加好的日子!!!

    诸多种种,太多言语,无法言尽。

    大哥,小弟想您啊!

    看到这封信后,您游览完北平,记得通报一声,小弟好知道咱的好大哥来了,咱必须给您最好的招待!

    另外,小弟希望您安心在这住下,咱们过好日子!

    空闲时间,养养生,钓钓鱼。

    来了北平就别走了

    ——————敬爱的小弟李逍敬上。]

    看完信件。

    朱元璋再次重复看了一遍,之后,久久不能言语.

    心中都是感动

    李逍啊李逍。

    你可真让咱感动啊,咱都不知道跟你说啥好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